零食区别于主食,关键在于“零”而不是“食”,“零”意味着休闲,随时随地随心情。这是零食的本质,也是人类食欲的天性。
哲学家休谟说过:“人的身体是一台非常复杂的机器,以至于在我们看来,其运行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。”但是消费者的食欲却总会表现出一些普遍而确定的特性,这就是零食的成瘾性。
迈克尔·莫斯在《盐糖脂: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》一书中总结:食品工业竞争中的武器简单而诱人,就是用食品中的糖、脂肪和盐,将人们转变为食品成瘾者!
其实我们会对零食成瘾,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种:物质成瘾:配料影响激素;非物质成瘾:互动养成习惯。这两种零食的成瘾性,也指明了零食本质的产品和营销策略:零食情绪化和零食游戏化。
零食情绪化
零食的物质成瘾指的是通过零食配料促进人体激素分泌,使大脑产生各种情绪。食品健康与心理学领域研究表明,食物的味道和人的情绪息息相关。
咸:咸味零食与焦虑相关。咸盐可以影响肾脏,肾功能衰弱就容易引发焦虑情绪。
甜:甜味零食可以抚慰激动心情,令人保持平静和愉悦,但是也可以导致满意和贪婪。
辣:辣味零食是人体兴奋剂,可以抵制悲观情绪,但是食之过量,就会导致暴躁易怒。
酸:酸味零食可以启发智力和促进消化,但是食之过量,就容易引发烦恼抑郁的情绪。
苦:苦味零食适量食用对心脏和小肠有益处,但是食之过量,往往会引起失望和不满的情绪。
总之,我们快乐了要吃、悲伤了也要吃,结婚了要吃、失恋了也要吃,升职了要吃、失业了也要吃。即便是减肥,也要吃好吃饱才有力气。
为什么味道和情绪会产生千丝万缕的关联呢?其实,这是人类生存进化中遗留的天性。
远古时期,人类为了维持生存和繁衍,需要足够的食物。当获取到食物时,人类的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,产生愉快的情绪。这就会激励人类更加热衷于觅食,从而获得生存优势。
人类进入到文明社会,饥饿基本已经不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了,但“吃”的成瘾性依然保留了下来。
不仅如此,最容易让你长胖的那些味道的食物,就是远古时期最容易维持人类生存的食物。
在众多味道中,甜味是成瘾性最为普遍的。在人类的味觉细胞中甜味受体相对更多。这会促进大脑释放出更多的令人愉快的多巴胺。
近两年,辣味逐渐成为零食行业的翘楚。不过辣味并不属于味道,而是一种痛感。吃辣过程中,人体会分泌内啡肽,它可以产生快感来镇定辣味的痛感,因此同样产生了像甜味一样的成瘾性。
在2019年食品调查中发现,全球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在用餐时会选择辣味,与2017年相比翻了一倍。在美国,麦当劳时隔多年再次推出四川辣酱,引起消费者排队疯抢。转头来看中国,我们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小龙虾、鸭脖、辣条等辣味零食的热度持续升高。甚至连被清淡的淮扬菜包围的上海和江苏也登上嗜辣榜单。
零食潮流从早期的糖果、饼干到油炸膨化食品,再到坚果、豆制品,以及这些年兴起的卤肉制品,市场品类变迁,昭示着消费者的生活、情绪与零食口味之间的密切关系。
零食游戏化互动养成习惯
零食的非物质成瘾则是通过零食与消费者的互动,形成的一种情绪习惯。你一定很奇怪,零食又不是性感女郎,怎么能够与人互动,还能令人上瘾呢?
逢年过节,中国人有吃瓜子的习惯。手拿、嗑开、吐壳、咀嚼,一系列动作周而复始,越吃越上瘾。但是如果给你一把瓜子仁,你很快没有兴趣了。
其中的道理和著名的斯金纳箱行为实验是一样的。把饥饿的小白鼠关到只有杠杆的箱子里,小白鼠只要触动杠杆,就会有一点食物掉出来。慢慢地,小白鼠养成了触动杠杆取食的习惯。等到这个行为习惯固定下来后,实验员直接往箱子里投放食物,小白鼠仍然会跑去先触动杠杆。
研究表明,小白鼠触动杠杆和获得食物一样,都会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,产生快感。同理,当吃零食和某个游戏化的行为产生关联后,即便是单独做这个行为,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像吃零食一样的快感。吃零食,也许吃的就是游戏。